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内容分类:专业资源 综合资源
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语言、文字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爱如生四库系列数据库是围绕清修《四库全书》汇辑历代典籍的全文检索版系列数据库,由北京大学教授刘俊文总纂,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研制。
清修《四库全书》时,曾将天下征集的典籍分为三类:其价值较高并符合统治需要者,编入四库全书;其价值不高或不符合统治需要者,列为存目;其有悖道德或有害统治者,予以销毁。近代学者指出,清修四库列为存目之书并非全无价值,销毁之书更是秦火之后又一浩劫,同时清修四库时仍有未见未收之书。
爱如生四库系列数据库多方网罗,汇辑清修四库采录之书、列为存目之书、军机处奏明毁弃之书、未见未收之书共计9,000部;并广集善本,计宋本33个、元本34个、明本2712个、清本2699个、文渊阁四库本3458个、民国本52个、外国本(和刻本、高丽本)12个。按清修四库时处理方式,编为4个既互相联系又各自独立的专题数据库。采用爱如生独有的数字再造技术制作,还原式页面,左图右文逐页对照,眉批、夹注、图表、标记等无障碍录入和非嵌入式显示;毫秒级全文检索,可编辑、下载和打印。4个专题数据库如下:
四库著录书(收录清修《四库全书》时采录之书3,460部)
四库存目书(收录清修《四库全书》时列为存目之书4,755部)
四库奏毁书(收录清修《四库全书》时军机处奏明毁弃之书612部)
四库未收书(收录清修《四库全书》时未见未收之书173部)
点击该库链接,先选择“典海(古代典籍)”选项,再点击“登录”(IP范围内已授权无需输账户密码),然后点击“四库系列数据库”图标即可进入数据库,可试用“著录、存目、未收、奏毁”;红字是授权试用部分。
首次阅读请在登录数据库后注册个人专属账户(手机号注册即可),以后每次进入该数据库之后需登录该账户方可阅读。
试用时间:2024年5月31日
点击该库链接,先选择“典海(古代典籍)”选项,再点击“登录”(IP范围内已授权无需输账户密码),然后点击“四库系列数据库”图标即可进入数据库,可试用“著录、存目、未收、奏毁”;红字是授权试用部分。
首次阅读请在登录数据库后注册个人专属账户(手机号注册即可),以后每次进入该数据库之后需登录该账户方可阅读。
试用时间:202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