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古代文学
花
喻象
摘要:
南宋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张衡传》载道:“百卉含蘤。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花即草木花的总称,“花”的所指范围比较复杂,既包括一些汉字如蘤、英、华、荣等,也涉及具体的花卉名称如梅花、桃花、杏花等。现代著名诗人流沙河在其《十二象》中指出:“喻象,即是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创造的喻事、喻情、喻理之象”,但他看来“手如柔荑”不算喻象,在我看来,柔荑是柔软而白的茅草嫩芽,意为女子的手像柔嫩的白茅,“手如柔荑”算做喻象。“花喻象”是指以花为喻体,由花的特征生发出的喻象等。本文试图把研究范围从单一的花喻象研究扩展到古代文学层面花喻象更加整体、系统、细致的研究。本文期冀于我的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诗歌创作、语文教学、审美意识和作品构成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除绪言与结语外,本文由六章构成。第一章主要探讨以花喻容貌。本章主要从花喻整体容貌及花喻局部容貌这两方面着手分析其本体,喻体,相似点等。泛称之花及特称之花可譬喻整体容貌,花喻局部容貌分为以花喻头发、花喻眼睛、花喻牙。以花比喻容貌可使美貌更美、笑颜更欢、怒状更怒、哀面更哀、愁容更愁、丑貌更丑,加深表达效果。第二章主要探讨以花喻姿态。本章主要分析花如何喻女子的站姿、步态及女子的柔姿、舞态。不管是站姿、步态还是柔姿、舞态,都把女子娇美的姿态生动地展现出来。第三章着重研究以花喻生命阶段。前两章探讨的花喻容貌、姿态,都是花喻实体,本体都是可见的、实在的。本章要探讨的花喻生命阶段则是抽象的。本章主要分析花如何譬喻的较有代表性的生命阶段:花喻婴儿及青年、花喻老年及死亡。以花来喻生命阶段能更形象地把各个阶段的特点表现出来。第四章着重研究以花喻身份。本章分为花喻女人及花喻其他身份,花喻女人又分为花分别喻美女、妓女、小三、思妇、处女、妻子、私生子、尼姑、宫女、嫔妃、皇后。花喻其他身份分为花分别喻穷少爷、豪门之人、文人、受约束着、兄弟、小孩、父母、使者。它们分别以花来喻,恰到好处。第五章着重研究以花喻能力。以花喻能力包含花喻有本领及花喻无本领。本章主要分析花喻拥有能力: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善于言辞、独出心裁。以花木瓜、花貌蓬心、绣花枕头分别比喻无能力、虚有其表、无真才实学,探究其渊源、流变及发展。第六章着重从花喻言行与花喻人品去探讨花喻德性。俗话说“日久见人心。”德行是最不易轻易发现的,隐藏最深的,只有历经时日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故本章放在本文最后研究。本章主要探讨花喻品德:用情不一、举止轻浮、人心易变、横行霸道、阴险狡诈、重色轻君、高雅绝俗、温文儒雅、隐者高士。花喻行为:言谈虚妄、花言巧语、油嘴滑舌、说法精妙、甜言蜜语、寻欢作乐、放纵浪荡、挥霍无度,使其德行更加突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