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爽”
文学批评
自然
价值
摘要:
“爽”是中国古代批评理论中频繁出现的语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历程。针对当前“爽”的研究现状,本文从纵向梳理与横向的逻辑结构两个角度阐释“爽”,对它进行一个宏观的多角度的把握。先秦两汉时期是“爽”的萌芽阶段,但由本义延伸出的意蕴不断扩大,为魏晋时期的广泛运用提供了基础;魏晋时期“爽”在文学批评范围内的迅速发展主要从人物品藻中的应用而来,但大都只是单字的运用;唐宋元时期,“爽”的发展趋于成熟,衍生出大量的合体词汇,并开始明确使用“爽”及其合体词汇评论创作主体及其作品的风格;明清时期,由于文学形式的丰富和流行,“爽”的运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且趋于日常化。“爽”的延伸内涵中不仅体现着创作者的审美理想及价值判断,同时体现出所处时代的思想倾向。“爽”所传达出的审美情趣对作家的创作活动以及创作心理都产生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著作中分析其古代价值与现代意义,探寻“爽”在当代的生命力,探究“爽”的精神内核在现代社会的表现。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分析了“爽”的内涵,通过查阅文献,阐释“爽”的单字涵义变化,进而探讨“爽”的组合义。再有“爽”的文化内涵与中国古代“尚真”的思想密不可分,同时杂糅道释两家思想。第二章纵向梳理了“爽”的历史发展,选取当时最具时代特征“爽”的表现进行阐述。先秦两汉时期“爽”的运用虽不多,但由本义延伸出的意蕴不断扩大,为魏晋时期的广泛运用提供了基础;魏晋时期“爽”在文学批评范围内的迅速发展主要从人物品藻中的应用而来,但大都只是单字的运用;唐宋元时期,“爽”的发展趋于成熟,衍生出大量的合体词汇,并开始明确使用“爽”及其合体词汇评论创作主体及其作品的风格;明清时期,“爽”的运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且趋于日常化。从这里我们能较为清晰的把握“爽”的发展脉络。第三章论述“爽”的运用,也是本文的重点。首先阐述“爽”与人物品评,包含着清澈方正之气、文雅俊逸之韵及雄豪高迈之神的气质美;真实不造作、亲切好相处的性情美;尚真、追求自由的精神美;其次是阐释“爽”与文艺创作,在创作活动中与颂秋诗歌的联系,在创作心理中表现为自然适性、回归本真、充盈内心的审美情趣;最后探讨“爽”与文学批评,在以“爽”论诗词中体现出感官性、灵活性以及对自由的追求三方面特征,在以“爽”评小说中表现批评家的人生价值判断。第四章主要论述“爽”的古代价值及现代意义。一方面是对古代审美人格、审美心理的影响;一方面是“爽”的精神内核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即流行于当今的“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