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德性仁心
大生命形态
诗之教化
古代学术
摘要:
中国古代学术(经、子、史)皆源于上古圣人之德性仁心:燧人氏(熟食)、有巢氏(住屋)、伏羲氏(识天文/养家畜)、神农氏(种田)、仓颉(造字)、黄帝(纺衣);尧舜禹汤文武周孔(治人治世,心性禅让;封侯建国,创设礼乐;礼崩乐坏,凝聚仁心)。此是几千年的亘古历史文化累积,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心文化"。上古圣人系列之善性,亦即族群的大生命精神,揭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开端。中国久处农业社会,"天时—地利—人和"对农业庄稼的生命(收成)有决定性的意义。由此,也决定了农者的生命价值,乃至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的生存状况。此曰"天人一体"的生命本义。这种"天人一体"性的大生命,唯农业社会所特有,至今未变。"心文化"的德性总源头,化生于"天人一体"性的大生命中(天地之大德曰生),此即合内外,一天人。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壮丽开端,其下的一切学术布局皆贯通于"德性仁心—天人一体"二重性之大生命气象,这是一个教化系统。此与西方之向外逐物之"脑文化"绝异,与其以数学、逻辑为基础的学术、知识结构亦绝异。研究西方学术之突破口与引线,是其数理观念;研究中国学术之突破口与引线,是那"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诗。由诗返志,曰诗教。故孔夫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三百,……思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