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古代文学
落花
意象
题材
象征
摘要:
落花是生活中常见的景象,也是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的重要意象和题材。《诗经》已有一些对于花卉的描写,并注意到了植物衰败的状态。然而直到《楚辞》,才有了关于“落花”意象的明确描写。在之后漫长的文学演进中,关于落花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落花意象一步步典型化、符号化,渐渐成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学题材。六朝时期,落花开始被专题吟咏,到唐宋时,相关题材创作已经蔚为大观。及至明清两朝,在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为代表的吴中才子和以王夫之、归庄为代表的遗民诗人的勤力苦心经营下,落花主题组诗创作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落花意象有着多样的风貌特征,其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不同表现,令诗人们常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从时间节点上说,可分为“将落”、“正落”、“·已落”三个阶段。从类别上说,有梅花、桃花、荷花等不同品种的花卉之落。此外,落花还常常与其它文学意象伴随出现,共同构成具有特定内涵的经典意象组合,如落花流水,落花风雨。以时间流逝、生命凋逝为基本内涵的落花意象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意蕴。它的时光流逝意味常令人生出伤时叹逝的春恨之情;它与人生命间的生息共感让人们藉之表达花落人亡的伤悼之悲;它随风飘零的无依之态容易激发出游子的羁旅思归之愁;而其与女性间形貌、命运的类同也令人伤情于不幸女子们的生命悲剧。在诗歌作品以外的叙事文学领域里,落花意象也是十分重要的艺术成分。它妩媚柔弱又具有高情雅趣的美感特质往往能切合作者烘托氛围、点染人物、展开情节等需要,从而成为叙事中的背景、道具、议论切入点,或者出现在穿插的诗词曲中。在《红楼梦》小说里,落花意象更成为贯穿全文始终的巨大隐喻,既是如花女子们最终命运的象征,更是腐朽封建末世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