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对外传播
孔子学院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新时代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就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外传播。孔子学院作为汉语教育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国际平台,成为加强中国话语构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至世界文化中心的重要载体。
孔子学院自2004年成立,在20年发展历程中逐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创立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通过开展“中文+”项目、“孔子新汉学计划”、“汉语桥”语言文化项目、依托“互联网+”数字化平台以及课堂文化教学和课下多元文化活动,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5w理论分析孔子学院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专业性加强、受众广泛、渠道多样且内容丰富,得到显著传播效果。与此同时,文化对外传播也面临机遇与挑战,机遇源自于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全面加强对外文化工作,通过“一带一路”项目拉近民心互通,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接受意愿加强;挑战囊括了存在污蔑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为政治性目的的言论、以美国为主及部分国家“关停孔院”、面临“海外性风险”等困境,面临的挑战则严重影响了中华文化的传播速度与效果。
孔子学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具有构建国家文化形象标识,助推人文外交,提高文化软实力与文化主体性,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的价值塑造,并且以比较学习他国文化传播机构的优点、加强区域协作生态、培育文化传播使者,站定文化坐标,通过文化作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东西方文明对话与交流等实践路径破除发展困境,逐步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