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城市形象
跨文化传播
来华旅游博主
海外自媒体
摘要:
城市形象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形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深入,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对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作用愈发凸显。然而,受制于文化差异,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效果有待提高。得益于我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外籍自媒体在海外社交媒体中掀起一场“China Travel”传播热潮,中国城市形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立体感与多面性。
本文撷取由YouTube来华旅游博主发布,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五座热门城市相关的150个视频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及个案分析法,探究海外自媒体在“他者”个体身份下如何跨文化传播我国城市形象。
首先,本文对来华旅游博主视频进行内容分析。在视频传播主体方面,来华旅游博主所属文化背景和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会影响其对城市议题的关注,不同粉丝量级生产者传播意图各显差异,在情感上普遍由犹疑转捩为对中国城市的赞许认可;视频制作风格则表现出中长视频、纪实叙事与链式结构等特点;在城市形象呈现上以求从多面视角展现城市建筑、城市文化与城市格局,真实再现共性与个性共存的城市风貌。
其次,本文分析了来华旅游博主跨文化传播我国城市形象的策略。研究发现,海外自媒体以“他-我”融合的角色视角消解陌生感,通过文化间性表达和镜头视角设置贴近西方受众,引入他人角色以弥合文化差异。同时,视频嵌入与城同频共振的视听符号,在乐声配合、“惊颤”景观与地方饮食呈现中激发共鸣感。此外,来华旅游博主以在场互动的方式增强共情感,具体表现为在“上手”空间与流动时间中实现人城共情沟通,与居民和观众对话沟通实现人人共情协同。
在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效果方面,本文研究分析了播放、点赞、评论等视频传播数据。随机抽取15条视频下的6154条热门评论,对关键词词频与情感倾向等进行解释,并从认知、态度与行为三个层面考察评论文本内容。在认知层面,海外受众对城市感知正负交织;在态度层面,显示出对城市形象的认同和对国家印象的更新;在行动层面,则表露线上互动与线下前往的个人意愿。
然而,海外自媒体跨文化传播我国城市形象存在浅表化、主观化和污名化问题。基于以上发现,本文研究总结了我国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未来路径。一是将中外多主体纳入传播体系,生成“块茎”传播态势;二是融合数字媒介技术构建城市复合空间,发挥实体场所中介物的跨文化交互作用;三是在视听作品中昭显日常叙事风格,适当利用仪式传播点缀氛围;四是善用意义共通符号,夯实城市个性标签以免落入“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