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定期评估
模糊综合评价
北碚区
摘要: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现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间合理分配的有效方式,是国土部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开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定期评估研究,既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需求的响应,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协调社会关系、贯彻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
本文在对重庆市北碚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三年以来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结构、布局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参考国家出台的关于规划定期评估的指标体系的指导意见,选取与研究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有着密切联系的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等多种因素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的指标,构建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且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为研究方法,得出北碚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的结果。通过对评估结果分析表明,北碚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在科学合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但随着北碚区在社会经济中的发展战略地位的提高,规划也表现出与之不相适应的一面。针对规划的这种不相适应性,提出了规划适时修改机制,并且给出相关的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结构变化分析。研究表明,在过去的15年间,北碚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建设用地的增加、农用地的减少。北碚区建设用地由1997年的7893.76公顷变为2012年的14489.59公顷,平均每年增加439.72公顷。农用地由1997年的62433.79公顷变为2012年的58342.35公顷,平均每年减少272.76公顷。
(2)北碚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评估,得出北碚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的结果得分为81.2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结果较令人满意。
(3)对北碚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结果分析。分析可知:一方面,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的评价结果分值为81.26,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的评价结果分值为83.27,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价结果分值为83.19,生态用地保护情况的评价结果分值为80.21,这四项指标评估结果较为令人满意,说明北碚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到2012年,规划主要控制性指标均得到较好落实,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得到了有效地落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均控制在规划目标内,虽然各类建设用地增长速度均超过规划预期,但总体来说,规划执行情况良好,土地效益和土地利用程度都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用地结构与布局情况、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匹配度的评价结果分值分别为78.97、76.31,说明现有用地布局与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城镇体系结构不适应,规划与重大经济社会变化适应性较差,并且按照目前发展速度,各类建设用地均将突破现有规划目标。虽然规划在执行中得到正确的贯彻实施,规划目标和管理措施顺利推进,但由于受重大经济社会变化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或趋势与规划目标存在偏离,继续执行规划可能会对地区经济社会正常发展形成束缚。
(4)建立起适时修改机制,赋予规划新的活力。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规划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立规划适时修改机制,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为今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适时修改研究提供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