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法
摘要: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土地,人类的一切发展都将无从谈起。环境对发展来说既是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又是影响或促进发展的制约因素。由于环境和发展的特殊关系,环境问题一般都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特别是与人类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主要用于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广义的环境评价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的方面,狭义的环境评价仅指环境方面。根据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方面缺乏深入研究的状况,当前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指对土地利用规划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为今后开展这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信息平台。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定减轻土地利用规划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可以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使之成为真正的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规划。\n 本文以青海省门源县作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讨县(市)级行政单位进行土地利用规划(2005—3020)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为新一轮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如何综合考虑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提供思路和参考。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n 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对本研究的目的以及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n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对环境影响分析。论述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环境影响分析以及土地利用和环境影响关系分析。\n 第三章建立了门源县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探讨了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建立一套适合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n 第四章门源县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2005—2020)环境影响评价比较分析。采用客观赋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选取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评价,模型应用及结果分析。以门源县浩门镇为例,应用模型对其进行了环境敏感性等级划分,最终得出了门源县所辖的20个乡(镇)环境敏感性等级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n 第五章基于敏感性评价的土地利用对策。在敏感性等级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各个乡(镇)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对策。\n 第六章结语。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将主要的结论应用到了门源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有关成果当中,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具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