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GIS
FLUS
龙湖镇
国土空间规划
多情景模拟
摘要: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我国空间规划纵向五级的底层,对乡镇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常因建设引导不善、方案调整滞后、土地非法侵占等因素导致规划落地性较差,现有规划实施评价模型多基于简单的空间叠加分析,注重结果一致性而忽略过程一致性,不利于规划实施过程监督和引导。同时,乡镇经济发展迅猛,亟需对乡镇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用地规模和发展走向预测,以更好地承接上位规划要求和发展理念。当前新时期土地利用结构日趋复杂,为了更好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减少经济建设行为占用优质耕地、破坏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景观现象的发生,本文利用数据分析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空间吻合度模型和重心偏移模型,从规划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两个层面定量计算规划与现状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探究不一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综合考虑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要求,设置经济优先、生态优先、经济-生态均衡三种发展情景,通过多目标规划模型设置目标函数和优化目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和元胞自动机(CA)模型实现对未来土地利用的多情景模拟分析。本研究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规划实施评价理论和方法、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型原理及应用的基础上,以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2009年至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为例开展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龙湖镇住宅用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在全镇面积中占比较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龙湖镇农用地数量在逐渐减少,更多地向建设用地转变,其中住宅用地呈现增长态势,表明地产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主导着龙湖镇的发展方向。当前土地利用结构虽然日趋合理,但是仍存在土地粗放开发、管理不善的问题。(2)通过构建空间吻合度模型和重心偏移模型,从规划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两个层面定量分析了规划与现状的一致性,得出龙湖镇土地规划的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的空间吻合度均较高,但存在建设用地引导不善和未利用地分类保护不到位的问题,建设用地分布方向、重心偏移方向和距离符合规划目标,并呈现出向东北方向发展的趋势。(3)通过构建多目标规划模型和未来土地利用模拟模型,设置经济优先、生态优先、经济-生态均衡发展的三种土地利用情景,通过可视化分析和对比发现,在经济-生态均衡发展模式下,研究区可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4)根据实验和分析结果,为龙湖镇未来发展提出四条建议,即鼓励新兴产业在乡镇东北部落地;部分规划已不适应实际发展需求,应及时做出规划调整;后续应鼓励城镇建设用地向西部转移,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空间;应加强退林还耕还草理念深入规划方案和城市建设。关于规划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为国土空间规划后评价提供方法指引,多目标规划模型和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模型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应对城市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