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变化
孙吴县
摘要: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热点研究领域,而全球化及人口变化也可影响土地利用决策的实施,同时土地利用决策也可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产生影响。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稀缺,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一种超前性及约束性极强的土地利用管理的决策,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影响,不仅关系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优化布局,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县域尺度为研究基础,选取黑龙江省孙吴县作为研究区域,对研究区域内1996—2010年这15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科学引导出上一轮规划对于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影响程度及规划执行效力,为制定合理且有针对性的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 本文收集大量国内外有关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土地利用规划的文献,以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土地区位理论、人地耦合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孙吴县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借助1996年、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对其初步研究,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分别利用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幅度、土地利用动态度以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分析孙吴县土地利用变化的具体情况。而上一轮规划对土地利用变化(数量、空间)的影响,主要利用ARCGIS软件,分别将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与上一轮规划图和1996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分析,得出规划确定各类用地变化指标量与实际变化量的关联与差距,及上一轮规划对于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实际的影响效力,并提出合理、科学及执行力度较强的建议,为新一轮规划的编写提供依据。 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 1)孙吴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显著。在1996—2010年这15年间,各类用地面积均呈现出较大的变化,耕地、园地、牧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均呈现增长趋势,而林地和其他用地面积减少。孙吴县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加快。其动态度的大小顺序为:园地>耕地>交通用地>牧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林地>其他用地。孙吴县各地类间变化明显,主要集中在农用地问的相互流转,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现象存在,未利用土地开发出大量可利用土地。 2)上一轮规划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在数量上及空间影响十分显著。在数量上,主要包括对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的影响。农用地和其他用地在数量上的变化受到上一轮规划的影响较为明显,两项指标均超额完成,规划执行力度较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指标执行上控制较好,规划指标与实际变化量基本保持平衡。交通用地及水利设施用地指标与实际变化量差距甚大。在土地利用分区上,规划对农用地约束力不足,农用地管制不充分;规划对建设用地区的约束力较强,执行力度较高,土地用途管制实行较好;规划对未利用土地区执行的效果明显,将大量未利用土地加以利用或改良为农用地,发挥出其效力。在空间上,主要体现在:一是农用地结构调整和土地整理复垦指标执行力度明显,很好的完成了规划确定的指标量。二是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指标超出规划确定范围。三是灾毁耕地指标超标,规划执行力度不够,造成孙吴县耕地遭到破坏,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3)最后针对孙吴县实际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上一轮规划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产生的影响,对新一轮规划的编写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注重新一轮规划的科学性;二是加强新一轮规划的执行性;三是提高新一轮规划的管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