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闻学理论
STS
新闻创新
媒介技术
摘要:
当技术作为一种嵌入式的力量进入新闻业的时候,新闻生产的底层逻辑发生了改变,因而也推动着学者们将研究的重点从媒介的形式、内容和效果转移至技术本身,重新思考技术性和新闻性的关系,人与技术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科学技术研究(STS)近年来开始和新闻学研究产生对话交流,为新闻学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路径,将关注的重点聚焦于技术本身,并且以建构论的视角去看待媒介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分析技术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本文选取了2010-2022这十三年间发表于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的篇论文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国新闻学STS研究进行分析。宏观上,从文献的发表数量、文献来源、核心研究者及研究者合作情况、作者所属机构几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此对中国新闻学STS研究的动因进行分析;微观上,结合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和研究主题演变进行分析,探究学者们在新闻学STS研究中的思路转变以及STS究竟为新闻学研究带来哪些范式的转变。研究发现,社会历史条件的变革使得新闻学研究的对象和视野发生了转变,推动了新闻学理论研究的创新,这就为中国新闻学STS研究提供了条件;国外新闻学STS研究的先进理论成果对中国新闻学STS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在国内,南京大学、深圳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综合实力雄厚的老牌院校构成了新闻学STS研究的第一梯队;常江、王辰瑶、戴宇辰、白红义、姜红、易前良等中青年学者成为新闻学STS研究的中坚力量;此外,国家力量的推动也是该研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核心议题的研究中,以行动者网络理论(ANT)为理论基础的研究集中于新闻创新和媒介融合,研究聚焦于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非人行动者”、“转译”和“网络”。在对于新闻创新的研究,集中于对于算法、平台、大数据的研究,是一种打开“黑箱”式的研究方式,关注技术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以一种“祛魅”式的研究将以往对于技术影响的研究转移至技术本身,打破技术“神秘”的色彩;对于媒介融合的研究,以一种内生式的视角,关注多元行动者的博弈及强制通行点位置的争夺;以科学知识社会学(SSK)为理论基础的研究集中于对传统新闻学理论的研究,将社会历史条件纳入分析的维度,关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以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SCOT)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前沿理论的引荐。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中国新闻学STS研究对于中国新闻学理论研究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已有研究范式进行了创新发展,跳脱以内容与文本为核心的研究范式,将技术纳入研究者的视野;打破传统新闻学研究的线性思维模式;以网络化和关系为新路径;重新关注与理解当下的新闻生态系统,思考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走出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表象主义研究,聚焦于社会进程中的实践。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增强问题意识,完成知识积累和理论化建设;关照现实情境,完善新闻学研究内在系统性;回归人文精神,关照新闻学研究的人文取向;立足中国实践,深耕新闻理论的本土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