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丝绸之路
西域
彩陶艺术
河西走廊
东西方交流
摘要:
本文拟对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之前更早阶段的东西方交流情况展开讨论。从图像学、历史学、文化传播学、人类学等角度,选择中国河西走廊与古代西域(今新疆)为主要区域,以该区域上古彩陶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河西走廊-西域(今新疆)的角度分析文明初期东西方艺术文化的联系和交融。概要梳理了从仰韶文化到马家窑文化、穿过河西走廊到新疆,直至中亚、西亚,以及向北到西伯利亚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传播线路。本文对西域-河西走廊彩陶艺术造型、纹饰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彩陶文化的传播脉络可以看到中原新石器文明向西北地区推进发展的历程,证实西域早期青铜文明的源头主要受到中国本土彩陶文化的影响。但西域早期文化源头不独在东方,还有来自中亚、西伯利亚甚至更远区域的文化因素。这样可以看到,在彩陶时代后期和青铜时代早期,来自中原地区和来自西亚、中亚和西伯利亚等地区的文化在西域、河西走廊相遇的情况。本文主要以河西走廊马家窑后期彩陶、齐家文化、四坝文化等,和新疆青铜时代的哈密天山北路文化、焉不拉克文化、苏贝希文化、察吾乎沟口文化为主要线索进行分析,同时涉及部分中亚和西伯利亚相关文化因素。探讨河西走廊晚期彩陶-西域青铜文化与周边各文化的相关性和差异性,通过对河西走廊-西域彩陶艺术的分析,可以看出西域-河西走廊早期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之间既相互影响又有其本土的独立特性的文化交融现象。在遥远的上古时代,东西方文化在中国新疆与河西走廊一带碰撞和交融,这也造就了新疆-河西走廊史前文化的多样性。也可以说,彩陶文化的交流在汉代“丝绸之路”之前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疆与中原、中亚、西亚等地的联系可以追溯到更早的青铜时代。新疆地区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并没有影响到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使得东西方的早期文明交流得到了加速。这也再次证明了中国史前文化的特殊性、统一性和多样性并存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