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釉中彩
陶瓷
装饰
适用性
摘要:
陶瓷装饰是陶瓷艺术化过程中的重要方式和文化现象,它代表了陶瓷文化某一个时代的工艺风格和审美追求。釉中彩陶瓷是一种现代陶瓷装饰手法下的陶瓷品类,釉中彩陶瓷的“彩”的部分夹在两层釉的中间,或融于釉中,形成“彩”在釉中的装饰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的釉中彩陶瓷装饰具有优良的品质及适用性。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跨学科分析法等方法,梳理了釉中彩陶瓷装饰的定义、分类,讨论了历史上的釉中彩陶瓷装饰,研究了釉中彩陶瓷的制作工艺,分析了釉中彩陶瓷装饰的适用性,最后也对在现代先进生产力驱动下,“釉中彩陶瓷装饰”的创新发展和多样性,展开了相关探索和展望。釉中彩陶瓷在制作工艺层面有以下特点:其特殊的颜料调制,在烧制时颜料能很好的融进釉层中,从而达到特殊的适用性效果;釉中彩装饰和骨质瓷相结合的釉中彩骨质瓷具有质地轻、透光性强、胎身白的特点;釉中彩陶瓷具有贴花、彩绘、玲珑、喷彩等多种装饰方法,具有装饰的多样性;釉中彩陶瓷还可以和高温快烧技术相结合,在碳硅棒电窑或辊道窑等快烧窑炉中达到快速烧成的效果,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本文从釉中彩陶瓷制作工艺的适用性、装饰形式的适用性、安全的适用性及审美的适用性四个方面对釉中彩陶瓷装饰进行适用性分析。将陶瓷印刷制作工艺、花纸制作工艺中,得出现代丝网印刷比传统雕版印刷有更加快捷、稳定,小膜花纸的使用更能顺应于市场;将釉中彩陶瓷贴花、彩绘装饰与其他彩瓷装饰进行对比,釉中彩贴花装饰有标准化、快捷化等优势,釉中彩彩绘具有釉下彩彩绘抗腐蚀、表现力强、光滑平整等特点,具有釉上彩颜色丰富,光泽度高等特点;釉中彩陶瓷装饰具有绿色安全的性能,由于“彩”在釉层中的缘故,釉中彩陶瓷装饰有更加稳定的发色,在生产环节更易降低成本,也使装饰能在陶瓷上保存时间更长,在铅、镉等重金属溶出方面也得到更好的控制,让产品安全性得到提升,并且釉中彩陶瓷有更合理的筛选机制,降低了在施釉之前的操作难度,更好的降低生产成本和人工强度;釉中彩陶瓷装饰在审美也上有更多的组合形式,如:成瓷白胎上装饰后施釉烧制的形式,还有其他运用颜料和釉料的性质进行组合的形式,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通过以上探讨构成釉中彩陶瓷装饰的工艺体系,客观地展示釉中彩陶瓷装饰的形态与特征,表现出其适用性,同时为釉中彩陶瓷装饰工艺找寻了存续、发展的空间和路径,实现其保护和创新,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