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非遗文化
马家窑彩陶
工匠精神
纪录片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程,承载着各族人民的生活记忆和生态基因。文化是一个国家驱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它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增强社会包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代际传承和不断被再创造中反映着人类与自然、环境、历史之间的互动,彰显着文化多样性,因此,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自信。随着影像技术的更新迭代,以图像消费为主导的变革已成为社会现实。纪录片以其兼具声画结合的独特艺术形式,成为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我们需要借助纪录片这一影像化的表达方式传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新性发展。以真实性为核心的纪录片,与其他影视艺术类型相比,在用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精神是我国潜在的文化软实力,工匠精神作为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职业追求,更是一种情感表达。非遗与传承人的有机结合,无声的文化遗产与有血有肉的传承人勾勒出的一个个鲜活感人的画面,既能展现民族瑰宝同时也在无形中凸显着传承人精益求精、矢志不渝的工匠精神。毕业作品《匠心》以“马家窑彩陶”这一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为创作主体,运用非遗纪录片的影像创作形式和视觉艺术的表达形式,通过叙事手法、影像呈现、艺术表现等形式的创新,还原非遗与传承人真实的生活境遇及社会现状,展现马家窑彩陶独特的工艺流程和艺术美感,唤醒群众体验、观看和探究非遗文化的兴趣。本文主要以马家窑彩陶为出发点,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于当今媒介形态中的发展趋势,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传播范围,传递工匠精神。第一章主要梳理马家窑彩陶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第二章主要从非遗传播与视觉艺术的推动力及民族文化的认同机制,探索马家窑彩陶在当今场域中的时代价值。第三章结合自己的毕业作品,分别从纪录片和平面视觉艺术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四章主要梳理工匠精神的历史演变过程、内涵意义和马家窑彩陶所蕴含的工匠精神,分析彩陶文化中工匠精神的建构和价值体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