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青瓷釉
化学成分
涂层
RO
化学组成
陶器(考古)
彩陶
泥釉
陶瓷器
陶瓷工艺
焊接材料
熔剂
浙江
摘要:
通过浙江地区自新石器时期一直到近代的60多个彩陶、泥釉黑陶、原始瓷和青瓷的涂层、彩及釉的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的研究,找出了浙江青瓷釉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随着时代的进展,我国浙江青瓷釉的发展过程可以从4个历史时期划分为4个阶段:(1)商前时期的釉的孕育阶段(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1600年);(2)商、周时期的釉的形成阶段(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20年);(3)汉、晋、隋、唐、五代时期的釉的成熟阶段(公元前206年~公元960年)和(4)宋到现代的釉的提高阶段(公元960年至今)。这4个阶段在釉的化学组成上和显微结构上都有明显的差别,特别是作为釉的主要熔剂的RO(CaO+MgO)的含量有着明显的有规律的变化。如商前时期RO的含量一般不超过5%。商、周时期虽有所增加,但一般也不超过15%。汉至五代则增加到不低于18%,一般在20%上下,宋以后,则又降低到不超过15%。一般在10%左右。在RO发生变化的同时,RO(KO+NaO)和FeO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变化范围是比较小的,一般只在6%以下。在整个历史阶段,釉中RO的含量形成先低、后高、再低的变化规律,使我国的瓷釉先形成独具风格的传统的石灰釉,然后再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石灰-碱釉。 结合数10个我国南北各地历代的青瓷釉和白瓷釉的化学成分的研究。发现除少数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