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朱继芳
江湖诗派
宋诗
艺术特征
摘要:
朱继芳(1208—?),字季实,号静佳,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是江湖诗派成员。约生于宋宁宗嘉定元年,卒年未详。做过几任地方县令,后调任宜州冷官未赴,解绶去职,漫游江湖。现存《静佳龙寻稿》《静佳乙稿》各一卷,见收于《江湖小集》等多种江湖诗集,《全宋诗》收其诗歌211首。朱继芳作诗有声于江湖间,受到同时诗人的推重,尤与诗派中陈起、周弼、张至龙等相与契合,交情甚笃。
本文以朱继芳诗歌为研究对象,联系时代政治、思想、文化、经济背景,在梳理朱继芳生平、交游等人生轨迹的前提下,探讨诗歌主题取向、艺术特征等,分为四章:
第一章梳理生平交游。其人不慕荣利,宦情淡薄,在福建地方任职县令,后因言路壅蔽、仕路崎岖,治政安民的理想无法践行,选择陆沉林皋之下,其生卒年、籍贯、仕履等信息均无确切记载,交游对象以朝廷官员、方外僧道和江湖诗人为主,反映不同人生阶段的选择和以儒为主、兼以佛老的思想倾向。
第二章探讨诗歌题材。其诗大致分为民生诗、酬赠诗、咏物诗、咏怀诗、纪游诗五类,以民生诗所占比重最大,创作前期展现时代风貌,后期彰显个体意识,内涵丰富,对国势陵夷下的社会现状有一定程度的反映,诗中既有深察民情的士大夫担当,又有真味发溢的平民意识,表明诗人关于行藏用舍的复杂态度。
第三章分析诗歌艺术。其诗以清新萧散、平淡自然为主要风格,艺术手法上则以注重对仗、虚字、白描、韵律的使用为主要特征,其捐书为诗的素材选取、坦率流畅的情感抒发、纤巧工整的语言布局,摆落宋调诗律,合于晚唐风尚,体现出修正江西资书为诗、晦涩板滞、宁拙毋巧的意向,呈现文学发展的时代规律。
第四章研究时代关联。诗人的脉搏始终跟随时代一起在跳动,内交外困的政治局势、三教合一的思想态势、反拨宋调的文学走势等都体现在创作之中,将其人其作置诸特定历史背景并发掘内在关联,可以深化拓展研究的多维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