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抗战悼亡诗歌
离乱与忧患
战争化
服务现实
摘要:
抗战的全面爆发改变了中国诗歌的发展方向,使中国诗歌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关系更加紧密,抗战悼亡诗歌正是这一关系改变的一种体现。相较于传统悼亡诗歌,战争书写是抗战悼亡诗歌最为突出的特点,然而与抗战悼亡诗歌这一突出的现象特点和现实意义相比,相关的专门研究却寥寥无几。基于抗战悼亡诗歌的研究现状,本研究在借鉴传统悼亡诗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文本细读为本,引入语言学、社会学、精神分析和民俗学的相关理论,重新辨析悼亡诗歌的概念,界定抗战悼亡诗歌的概念,回顾传统悼亡诗歌的发展历程,发掘、梳理抗战悼亡诗歌的新变,研究其最为突出的战争书写,对此做出较为合理、可靠的解释,并对其价值与意义做一简要说明。抗战悼亡诗歌是指创作于抗战时期,与抗战现实生活和历史背景紧密相关的以悼亡为主题的诗歌。抗战悼亡诗歌表征为一种从个体死亡到山河沦陷、流离漂泊的“失去”的哀悼。“失去”与“失去”后的混乱是由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造成的,因而现代战争自然就被视为一种巨大的灾难,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必须要反对和抵抗的罪恶,这一对现实的认识在抗战悼亡诗歌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展现。在诗歌的整体形式上,为适应快速反映抗战纷繁复杂的现实,实现服务抗战的目的,抗战悼亡诗歌在形式的组织与安排上显得相对自由和灵活。与其战争性的宣示和表达相适应,抗战悼亡诗歌普遍采用抑-扬的抒情方式构筑全诗,在抑的部分多使用积极修辞,扬的部分多使用消极修辞,同时加入一些战争性的标语口号和大词,减少爱情表达,以达到卒章显志的宣传效果。与传统悼亡诗歌不同,抗战悼亡诗歌在结构、人物设置与修辞上都展现出鲜明的对立性特征,这与抗战时期“二元对立”的战争意识是一脉相承的。与其反日、抗战的姿态一致,抗战悼亡诗歌中诗歌的声音与张力呈现出一种激烈与破碎的战争化倾向:就其外部声音而言,抗战悼亡诗歌表现出的多是一些背景性的战争杂音。就诗歌的发声方式而言,倾诉与对话是抗战悼亡诗歌中情感与意义的主要表达形式,也是抗战悼亡诗歌主要的发声方式。从诗歌的内在声音来看,抗战悼亡诗歌的押韵相对宽松自由,诗歌的韵律特征和音乐性并不突出,其内在声音主要体现在峻急、流动的诗歌节奏与高亢的诗歌声调上。抗战悼亡诗歌的语言与意象也表现出战争化的特点:(1)二元对立的战争语言思维;(2)大量使用战争性词语和战争性典故;(3)语言的激烈宏阔;(4)夸张化的诗歌语言;(5)诗歌意象的战场化。抗战悼亡诗歌中的意象与之前的悼亡诗相比其数量已经大大减少,这些不算密集的意象大多是古典与现代交融的战争意象,而战争意象往往与战争造成的死亡缠绕在一起,形成一种空阔激烈与荒寂悲凉并存的战争风格。与传统悼亡诗歌相比,抗战悼亡诗歌在意象的组合与呈现上,比兴式与叠加复指式已基本被废弃,对举式与并置式也急剧减少,跳跃式成为其主要的意象组合方式,这与抗战悼亡诗歌整体上追求形式的自由化,表达的直接性密切相关。抗战悼亡诗歌中语言的“战争化”转向指示着诗人们世界观的转变,它暗示了诗人们在由生活的日常状态进入战争状态后世界观的破裂与重构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