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南朝
钱塘流域
诗歌
摘要:
在魏晋文人创作的传统中,钱塘江流域属于相对后发的地区,东晋时期士族在该地的聚居与宦游,使得它逐渐成为了诗歌活动的中心。南朝时期,钱塘江流域的诗歌创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钱塘江流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居住在或经过此地的文人。谢灵运是钱塘江诗路的开创者,其宦游与名山栖逸开创了钱塘江流域的诗歌创作传统,此后一系列文人尝试在对自然的哲思中描写山水之美。本文以钱塘江流域的诗歌为主要研究对象,不仅涵盖南朝文人于钱塘江干支流山水间的诗歌创作,还包括在钱塘江流域本土文人所进行的诗歌创作,将南朝诗歌固定在钱塘江流域这一特殊区域。同时,在南朝钱塘江流域,诗歌与当地人文风貌呈现密切的关系,这些文人诗在描绘山容水态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独特的地域性特点。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考察钱塘江流域的文学背景与文化背景。就文学背景而言,钱塘江流域文学发展缓慢,直到魏晋,钱塘江流域文学才陆续步入正轨,一大批文人陆续涌现,不少钱塘本土文人或行至钱塘文人及其作品陆续涌现,尤其是以陆机、陆云为代表的杰出文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钱塘江流域文学的发展,同时,在表现内容、创作技巧、艺术风格等方面也对后来的南朝文学开辟了新的道路。就文化背景来看,主要从地方文学渊源,自然风物基础、文人游集与庄园三个方面来探讨地域与文学发生的关系。第二章是关于钱塘江本土文人诗歌创作的探究。南朝诗歌颇丰,钱塘流域本土文人的诗作题材多样,尤其集中于乐府诗、咏物诗与赠答诗。这些诗歌在继承前人诗歌创作实践的基础之上,又融合本土特点,为后世诗歌提供了有益借鉴。第三章是对于南朝钱塘流域山川书写的论述。在南朝钱塘江流域,本土文人创作成果大为可观,而外地诗人行至钱塘,其山水品悟更是别具一格。本土文人诗歌创作主要依照钱塘江流域的郡县划分,具体分为吴郡、吴兴郡、新安郡、会稽郡,诗人徜徉山水,怡然自乐。而就外来文人而言,其诗歌创作也可以分为两类,按照来访目的,分别是宦游至此所作诗与非宦游至此所作诗,其中宦游至此右谪至此所作、左迁至此所作与因公到访所作;非宦游可以具体划分为久居于此所作和避难至此所作,其中外来文人因其创作缘由不同,诗中呈现的情感风貌也各有差异。第四章着重剖析南朝钱塘江流域诗歌的空间建构方式。钱塘江四时之景有所不同,钱塘独特的自然人文风貌在早春、初夏、深秋的更迭下姿态各异,诗人的情感凸显也尤为明显,而空间转换上则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包括随视听转移,随行踪转移及随情思延伸。第五章着重分析南朝时期诗歌大兴,而钱塘流域独特的山水风貌孕育了一批文人,他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形成别具一格的诗歌风貌,作为南朝诗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与外来文人诗在碰撞中汲取养分,或借鉴诗歌题材体制,或传承诗歌风格内蕴,双向影响下,使得南朝诗歌更添风采。本文通过对南朝钱塘流域诗歌进行分析,力图呈现这些作品的地理学与空间性特征,并且论述南朝钱塘江流域诗歌发展、繁荣兴盛的大致路径,以及钱塘江流域文化与南朝诗歌文化之间的关系,即专属于钱塘江流域的文化现象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