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清朝诗歌
宗室诗人
“篱外寒花”
康乾时期
摘要:
“篱外寒花”是清代宗室诗人群体之一,由爵位低微且不掌实权的落魄宗室诗人所组成的群体。该诗群创作了大量独具特色、饱含个人情感的诗歌,通过更好地实现满汉文化的融合,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满族文学的进步与发展,增强了满族文人的自信心,是满族文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研究以康乾时期“篱外寒花”宗室诗人群体及其诗歌为研究对象,将系统梳理该诗群的主要成员及其创作情况,重点展现该诗群于康乾年间的发展状况,研究诗人们的诗歌创作观念、诗歌题材及艺术风格。论文由两编、五章节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篱外寒花”诗群的具体概念界定及其发展分期情况、对诗群先声期和沉寂期的概述。本文的研究综述主要分为对“篱外寒花”宗室诗人群体和文学成就的整体研究、对其中比较突出宗室诗人的个案研究、与曹雪芹和《红楼梦》有关的宗室诗人研究三方面。“篱外寒花”诗群的定义包括三点,首先,该诗群是清宗室诗人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成员均为宗室;其次,按照清朝的爵位划分法,所谓爵位微末即是“不入八分”;最后,他们均不担任实职或不入官场,基本被排除于权力中枢以外。该诗群共有三个发展阶段,顺治时期为先声期、康乾时期为壮大期、嘉道时期为沉寂期。其中,先声期代表诗人为高塞,沉寂期代表诗人有昭梿、裕瑞,这两期分别为诗群的肇始期与没落期。正文分为五章,集中研究康乾时期的“篱外寒花”诗群。第一章讨论了康乾时期“篱外寒花”诗群壮大的背景,考证了诗群的重要成员及生平、文学创作情况,力图从历史性层面对诗人群体的大致面貌进行还原和厚描。康乾年间,皇帝们大力倡导汉文化,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写诗风气,同时,宗学制度逐渐完善,有力地提升了清宗室的文化水平。但是此时宗室内部矛盾激烈,残酷的政治斗争导致一大群宗室从此沦落为“政治平民”,只能以诗歌寄托人生追求。不过,康乾之时国力尚算昌盛,因此宗室的生活水平相对较好,为他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所以,“篱外寒花”宗室诗群在康乾时期得到了壮大发展,重要成员有博尔都、岳端、文昭、恒仁、永?、永忠、敦敏、敦诚等。诗人们都属于宗室中的边缘之人,共同推动了“篱外寒花”诗群的发展。第二章着重探讨诗人们的诗歌创作观念,他们的诗歌观有三点。首先,他们受到诗坛宗唐诗歌思潮的影响,表现出宗唐的倾向,这一倾向在康雍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但至于乾隆时期,他们也表现出了兼取宋诗的倾向。需要注意的是,清朝诗坛受统治者意志影响较大,且诗人们为宗室,所以其宗唐倾向的决定性因素为统治者对唐诗的倡导。其次,“篱外寒花”的诗人为生活在北方的满族人,地域和深刻的民族意识造就了他们重视性情、书写真实的诗歌创作观念。最后,诗人们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教育,同时也受到宗室身份的影响,具有维护封建统治利益的一面,因此,他们秉持着“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理念。第三章和第四章通过有针对性的选择,分析“篱外寒花”诗群诗歌创作的独特美学特质,从而体现出诗人们落魄宗室和满族的双重特殊身份,表现出与其他显赫宗室诗人和普通落魄诗人的不同。第三章是诗歌题材研究,本研究选取三类题材,分别是抒发身世之悲和怀才不遇之情、描写贵族生活及表现满族特色和北京风貌类,三类诗歌分别对应诗人落魄底层、皇家宗室及满族人的身份特点。诗人虽为爱新觉罗氏,却在政治上穷途末路,心中常有感慨,故于诗中抒发身世之悲和不遇之感。但时处国力鼎盛的康乾年间,其生活条件尚有保障,其政治上的穷途末路并不等于经济上的贫困,他们常有举办宴饮、修筑庄园之事,因此才会创作有体现贵族生活的诗歌,这也是宗室诗人和普通落魄文士的不同之处。表现满族特色和北京风土人情类的诗作不仅妙趣横生,更成为了后世研究康乾时期民俗风情的绝佳材料,具有历史价值。第四章进行诗歌风貌研究,重点阐述了“篱外寒花”诗歌中慷慨豪放、富贵绮丽及哀怨沉郁的艺术特色,既讨论了诗歌的美学特质,也显露出该诗群创作的特殊性。第一,受到作者北方和满族身份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中呈现出慷慨豪迈之风,这是群体性文化心理在作品中的映射。第二,富贵绮丽之风是缘于诗人的贵胄身份,从而反映在诗歌之中,尤其是一些咏物诗,具有明显的闲雅雍容之气,毫无艰涩穷苦之感。第三,一直以来,作者政治上的窘迫和家族的衰落导致了一种长期性的负面心理状态,外现为作品中的哀怨沉郁,这种哀怨沉郁有时并不指向怀才不遇或生命短暂等具体缘由,而只是表达难以言喻的悲剧和幻灭之感。第五章则是探讨“篱外寒花”宗室诗人群体诗歌创作的意义,他们的诗歌存在文学和历史两方面的意义。在文学上,“篱外寒花”的创作拓宽了古典诗歌的表现范畴,并能突破“温柔敦厚”的正统诗教观念,他们的诗歌一定程度上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所反映。在历史上,其诗作反映了满族习俗、北京风貌和社会发展状况等,同时,也为后世研究者认识和思考清朝历史提供了另一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