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初唐诗歌
天文书写
天文与文学
古代天文学
摘要: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具有独特崇高的地位,古人认为通过天文可以探知“天意”,天文是帝王构建政权合法性的重要依据。因此,古代的“天文”与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内涵不同,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并对文学在内的多个领域产生影响。
隋唐之际,天文与文学发生了进一步的融合,出现了以诗歌形式表达天文知识的作品《步天歌》,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初唐又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统治者们不断借助天文为其政权提供合法依据,在礼制建设中也以天文为依据指导活动,从而实现“人文”与“天文”的对应。尽管天文被设为禁忌之学,但基于种种原因,初唐的文人仍具备一定的天文学养,甚至有些文人可以说是精通天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天文如何影响文学,诗歌中的天文书写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成为值得探索的问题。
通过文本分析可知,初唐诗歌中的天文书写呈现出极为丰富的面貌。书写对象包含了天文理论、天文仪器、星占活动、星占理论、神话传说等等。诗人除了单纯描写天文,也通过描绘天文来表达不同的思想和情感。在思想方面,对政权变革的称颂、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对天道的思索都是初唐诗歌中最为突出的内容。在情感方面,诗人常描写天文以表达对岁月流逝、历史变迁的感触,进而又表现出对宇宙无限而人生短暂的感慨,也借天文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懑。总体而言,与唐前诗歌相比,初唐诗歌的天文书写呈现出向“政治”主题的复归,无论是称颂政权,还是表达志向,都是文人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而对天道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慨,最终也更多指向现实中的政治生活,诗人渴望从对天道、宇宙的观察中找到自身所在,从而实现自己的抱负。在艺术上,天文也为初唐诗歌带来不同的魅力,主要体现在象征、夸张、想象手法的运用,以及为诗歌带来开阔高远的意境,提供丰富的意象与典故。天文为初唐诗歌带来了一套系统的象征体系。诗人不仅以天文象征人物,还以天文形容人的特点和行为,并将象征与用典结合,带来别样的艺术魅力。诗人运用夸张与想象,描绘人与天的互动,塑造惊天动地的人物形象,运用天文意象写物,变“小”为“大”,化抽象为具体,引用传说或运用具有神话色彩的意象为诗歌增添氛围。此外,天文书写拓展了诗歌的时空范围,带来开阔的意境。天文为诗歌带来的意象与典故,又能随着天文理论的演进和时代变化不断扩充、转换内涵,从而增添了诗歌的表现力。
通过研究初唐诗歌中的天文书写,可以探讨初唐天文学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其对文学、文人产生的种种影响。以不同的视角进一步了解唐代社会、天文、文学之间的复杂关联,进而对唐代文学有更为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