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清初
宙亭禅师
诗僧
题材内容
艺术风格
摘要:
宙亭禅师是清初江浙地区的知名高僧。目前,学术界大多关注其《宗统编年》等佛学成就,往往忽略了对他诗歌创作的研究。要完整了解这位清代初期的诗僧,仅仅关注其佛学成就是远远不够的。宙亭禅师的大量诗作,因受其个人经历、思想特征、社会环境以及交游交友等因素的影响,显示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僧诗文学的双重特征。宙亭禅师生活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根据可见史料,他有着诗书传家的家学渊源,无奈父母早丧,家遭巨变,颠沛流离后他选择受具出家。皈依佛学的人生选择,诗作会友的交友活动等,都对他的诗歌风格产生了影响。宙亭禅师具有淑世情怀,遍参儒释之学,虽归于佛教,却仍存对儒、道的兼容并蓄。宙亭禅师一生主要活动在江浙地带,他的交友圈以马迹山(今无锡市马山)为中心向外扩展。除与当时名寺僧人之间互有往来,他也广结方内之交,包括清廷名宦、文人雅士等,以诗会友、结社唱和。宙亭禅师与康熙帝有着较为复杂的联系,他的经历也代表着康熙朝时期士人的复杂心态,具有典型意义。宙亭禅师诗歌创作背景来自明末清初诗歌与佛学的双重发展。清初诗学建立在对明代诗歌的反思与批评之上,诗坛格局呈现出多元诗歌观念并兴的局面。康熙朝时,康熙帝提倡清雅醇厚的诗风,并影响了当时诗坛宗唐取向。诗学与佛学的发展也并行不悖,明清佛家各派通过追溯源流,意在合归以止斗。清初佛教与诗学的逐渐兴盛也为作诗参禅之风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宙亭禅师在此风气熏陶之下,自觉将诗禅结合,有意学习唐代诗歌,表现出宗唐的诗歌取向。其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集唐诗现象,既为游戏之作,也意在拓宽诗境、丰富诗歌内容。宙亭禅师的诗歌有着广泛的题材内容。有即兴而发、选材广泛,体现其作诗趣味性的咏物诗;有梳理王朝脉络,从历史人物中总结教训,并将女子死节与君子死志相联系,既表现对隐者的向往又表达对节义的赞叹的咏史诗;有通过对自然灾害描写,流露对百姓同情、对民生哀叹的灾害诗;更有对僧人日常生活进行描写,尤其是延续中国佛教农禅并重传统、颇多躬耕之作的禅诗。宙亭禅师的诗作在内容上多以心证道,在语言上言简意赅、融入诗意感受,在禅言、禅理和禅趣等三方面体现出禅与诗歌的相融。宙亭禅师论诗明确了唐代诗人诗风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欣赏宫词、“鬼诗”等不同风格的诗作。他具有慕陶情结,尤其赞赏陶诗中所表现出的躬耕意味和本真旷达的人生态度。宙亭禅师重视诗歌的缘情缘事而作,情感深沉博大。他对唐代高岑边塞诗的悲凉之情、对杜诗的沉郁顿挫都十分欣赏,也着意仿效;他也继承了唐代部分诗僧清隽的诗歌风格,汲取其诗歌中的意象、境界、内容等方面营养,摒弃他们的刻意苦吟、语言晦涩,着力创作具有悲凉沉郁风格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