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语言建构与运用
现代诗歌教学
高中语文
摘要: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高中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在四大核心素养中处于首要地位,是其他三项核心素养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现代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诗歌语言既具有人们日常使用语言明白如话的特征,又具有简洁凝练、含蓄蕴藉的特征,是一种不同于小说、散文、戏剧语言的现代诗歌语言,是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最佳载体。然而在当前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往往因注重对诗歌感情方面的解读而忽视现代诗歌的语言教学,忽视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调查高中语文现代诗歌语言教学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在梳理整合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分析,寻找相应的教学改进策略。
论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分为五章。
第一章主要是对语言建构与运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以及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这三个概念分别进行了界定,接着论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特征。
第二章主要是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诗歌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第三章是对高中学生300份调查问卷和3名语文教师访谈记录的分析和整理,并由此归纳出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如:学生语料积累不足、现代诗歌语感训练不足、教师忽视现代诗歌语言教学,并总结出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等原因。
第四章从语言积累、语感培养、语言运用这三个方面对现代诗歌的教学提出了改进策略。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现代诗歌文本去积累语言材料,并将积累系统化,同时拓宽学生接触优秀现代诗歌作品的渠道,引入课外现代诗歌作品,丰富学生的积累,最后,教师通过讲解诗歌语言形式,链接诗歌背景知识等,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积累,促进学生对诗歌语言文字的深入理解并将其从中获得的知识经验进行内化,提高自身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第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语感培养氛围,同时要重视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进行诵读,优化诵读教学,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诵读中感受现代诗歌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并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深入品味现代诗歌的语言美。第三,要积极落实到语言运用的层面上,设置多种语言实践活动,给学生“说”和“写”的机会,同时要适时设置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积极性。
第五章结合前文所提出的教学策略,以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并对教学过程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