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赵翼
风俗
风俗诗歌
思想投射
审美特征
摘要:
赵翼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诗人和诗论家,与袁枚、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他的史学成就与文学成就极高,一生著述共七部,作诗歌四千余首,其中有三分之一诗歌涉及到风俗内容。本文这些诗歌分类整理研究,具体内容分为五章。
第一章重点论述赵翼风俗诗歌中传统风俗的内容。并将这些诗歌分类成服饰风俗、饮食风俗、居住风俗、交通风俗、生产风俗、信仰风俗、人生礼仪风俗、节日风俗和游艺风俗几大类。并结合赵翼诗歌对每一类风俗作具体分析。赵翼诗歌书写风俗注重论述风俗的起源、演变形式以及区域性和差异性。这是他诗歌中风俗书写的特色。
第二章在深入探究赵翼诗歌风俗书写内容的基础上,体悟他风俗诗歌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和多样的审美特征。从与人民同悲喜,与国家同沉浮的志向;对家人妻子朋友的脉脉温情;知足乐观的态度等方面来具体阐释赵翼诗歌中体现的多样复杂的思想。赵翼属于性灵派副将,他在风俗诗歌中直抒胸臆,尽情书写自己的感情。同时也会使用各种修辞描写手法来突出情感。本章从他常用的修辞方式;细腻多样的描写方式;雄浑、清新、质朴、戏谑的风格;以及雅俗共赏的语言等角度赏析赵翼诗歌。
第三章主要讨论赵翼诗歌中风俗书写众多的缘由与价值。清代经济、政治背景,清代文坛风气和诗歌书写风俗的承继,以及赵翼的生平经历等内容。清中叶时期国富力强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速度加快。统治者大兴文治,一面又采取高压政策抑制人民思想。在这一背景下,清代文人一方面将目光转向风俗诗歌的书写中,一方面埋进故纸堆中从事考据事业。赵翼与下层民众有着密切接触,为他在诗歌中书写清中叶的世俗民情提供了素材。赵翼诗歌风俗书写的价值。分别从史料价值、文化价值、文学价值三个方面展开。赵翼诗歌中的风俗书写充分继承了《诗经》以来传统儒家诗教观,主张体察民风记录进诗歌中,在创作上针砭时弊。他用史学家的视角来摹写民风民俗,并用文学家的情感来充盈风俗诗歌的情感艺术世界,使得风俗诗歌带给人们真实的历史体验和独特的艺术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