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杨万里
博物书写
宋诗新变
摘要:
中国古代的“博物”概念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广义上的“博物”泛指“博学通晓万物”,狭义上的“博物”则指“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儒家多识之学。中国古代的“博物”观念是古代先民认识世界的方式,从源头开始就深刻影响着诗歌创作与文人精神。宋代是中国古代博物传统发展的高峰时期,博物知识体系不断拓展,士人的生活方式、诗歌创作都和博物风尚密切相关。本文以博物视野观照诗歌,选择了南宋重要诗人杨万里作为考察对象,对其诗歌的博物书写类型与受博物观念影响而产生的艺术新变进行梳理阐述。
绪论主要对中国古代博物之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前人的研究状况进行文献综述,确立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确定研究视角和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宋以前中国古代博物之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博物之学在宋代谱录、类书、方志、绘画等领域的发展状况。关注到宋代文学特别是宋诗与博物之学的关联,并以北宋到南宋中兴时期的重要文人为例,叙述其文学作品中的博物表现。第二章论述杨万里数量丰富的“多识之诗”,概述草木鸟兽虫鱼之诗的创作传统与“多识之学”在宋代的发展,将杨万里诗歌中的“多识之诗”内容归纳为花卉草木、农业作物、昆虫、鳞介海错四个主要的博物书写类型,分析其“多识之诗”的艺术新变:特指类意象增加使品类指向更加具体明确、写物时趋向细致化写实化的外在特征描写、知识性增强及与动植物谱录内容呼应。第三章在宋代地区回避与定期轮任等制度背景下分析杨万里地理博物类诗歌的书写情况。杨万里的诗集具有一官一集的地域性,其地理博物类诗歌的内容可归纳为自然地理风光的书写、地方物产的考察、风俗文化的记录三个类型。其诗歌地理博物描写呈现出与地志对应的知识性、着重表现地理空间的艺术特征和“以诗证史”的地理实录考证倾向。第四章分析杨万里诗歌的文房清玩类博物书写情况。宋人注重对书斋意趣的营建,宋诗中人文意象使用频繁。杨万里诗歌中出现了许多文房器物书写,如笔墨纸砚、砚屏、砚滴等,还有茶具、酒器、花瓶、香薰等丰富的器物品类。这类诗歌创作体现出如下书写艺术:与文房器物谱录相关知识的对应、“拟物为人”的谐趣化表现方式,以及士大夫在这些文房器具上寄托的情志表达。结语部分总述杨万里诗歌博物书写的特征,关注博物书写对宋诗知识转向的表现及其与诗歌抒情传统之间的关系。考察杨万里的博物书写为补充对诚斋体诗歌的认识、增进对宋代士大夫文化趣味及诗歌艺术的理解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