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钢丝绳表面损伤检测
损伤预警
目标检测
GPBW-YOLO
摘要:
矿用架空乘人装置在矿山智能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安全运行状态是保障矿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钢丝绳作为该装置的核心承重部件,在高强度和长期服役的过程中,其表面易出现断丝、磨损和锈蚀损伤,严重可导致钢丝绳断裂,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钢丝绳表面损伤进行快速精准检测以及出现损伤及时进行预警能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针对传统人工目视法检测效率低、可靠性差、煤矿未经检查定期更换钢丝绳易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现有目标检测算法存在检测精度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本研究以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为基础,开展矿用架空乘人装置钢丝绳表面损伤检测方法研究,通过损伤图像采集、数据集构建与预处理、检测模型与系统的设计,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旨在提升钢丝绳表面损伤检测的准确性与实时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针对当前缺少公开钢丝绳表面损伤数据集问题,按照矿用架空乘人装置钢丝绳运行原理在实验室搭建了损伤图像采集实验台,同时对驱动电机、工业相机和工业光源等关键硬件进行简要介绍,通过图像采集系统获取钢丝绳表面断丝、磨损和锈蚀损伤图像,完成了数据集制作;为提高目标检测模型对钢丝绳表面损伤检测的性能,使用图像翻转、旋转和缩放3种方式进行了数据集扩充,随后研究了提高图像对比度的算法,对比了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和基于Retinex算法的增强方法,通过主观分析和峰值信噪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效果更优,在提高图像对比度时更好的保留了图像原本色彩。
(2)针对当前目标检测模型对钢丝绳表面损伤检测精度低、漏检情况较多的问题,基于YOLOv11n提出一种GPBW-YOLO模型。在YOLOv11n的Backbone部分引入Ghost Conv替换标准卷积,Ghost Conv通过去除冗余特征,提高特征提取效率,既降低了模型复杂度又提高了检测精度;将PPA注意力机制融入至C3K2模块中,PPA注意力机制通过损伤区域的先验机制和对损伤特征的位置感知,有效提高了模型的检测精度;在Neck部分使用Bi FPN替换PANet,Bi FPN在多尺度特征进行融合时,使用可学习权重和跨越式的融合方式,提高了不同尺度特征的融合效率,既提高了检测精度又降低了模型复杂度;引入WIo Uv3作为模型的边界框损失函数,其引入了一种动态梯度增益策略,该策略减少了高质量样本的竞争性同时又降低了低质量样本的有害梯度,在模型训练过程中重点关注普通样本带来的梯度效益,进而提高模型在训练过程中的整体性能。实验结果表明,GPBW-YOLO模型m AP@0.5达到92.0%,FPS达到119.0 f·s-1,相较YOLOv11n分别提高2.6%和8.4%;其参数量、浮点计算量和模型权重大小分别为1.9M、6.2G和4.2MB,相较YOLOv11n分别降低26.9%、1.6%和23.6%,满足对钢丝绳表面损伤检测的需求。
(3)通过对矿用架空乘人装置钢丝绳检测进行需求分析,基于GPBW-YOLO模型和Py Qt5框架设计了钢丝绳表面损伤检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钢丝绳表面断丝、磨损和锈蚀的准确识别,实现了损伤预警功能,同时可以将检测结果和预警信息进行保存,为煤矿钢丝绳事故分析提供了相关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