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目标检测
YOLOv5
Transformer
注意力机制
摘要:
下颌骨是颌面骨骼中第二大骨区域,下颌骨骨质较硬,但下颌骨正中联合部,左右两侧颏孔区,两侧下颌角以及髁突颈部是下颌骨的结构薄弱区,是骨折的好发部位。使用YOLOv5模型进行辅助诊断,可以有效的提升放射科医生的诊断效率。但由于不同体位、不同部位以及受力程度的不同导致下颌骨骨折区域大小不一,并呈现出骨骼微裂、骨骼嵌插和骨骼断裂等现象,因此骨折区域大小和形状差异较大,定位和识别难度较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如下:
(1)由于不同体位、不同部位以及受力程度的不同导致下颌骨骨折区域大小不一,使得现有模型难以准确定位和识别骨折区域。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全局特征增强的下颌骨骨折检测模型(M3YOLOv5),主要创新工作如下:首先,将CNN和Transformer有效结合,弥补CNN全局信息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模型对骨折区域的定位能力。其次,将浅层特征中的位置信息通过空间注意力机制补充给深层特征层,将深层特征层中的语义信息通过通道注意力机制嵌入给浅层特征层,提升模型对骨折区域的识别能力。最后,使用不同尺度、不同膨胀系数的深度可分离卷积,为模型提供更丰富的感受野,提高模型对多尺度骨折区域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下颌骨骨折CT数据集上,提出的M3YOLOv5模型在精确率、mAP值、召回率和F1值分上别达到了97.18%、96.86%、94.42%和95.58%。
(2)由于骨折区域受外力程度和角度不同,呈现出骨骼微裂、骨骼嵌插和骨骼断裂等现象,因此骨折区域大小和形状差异较大,定位和识别难度较高。本文提出Mandible-YOLO模型进行下颌骨骨折区域检测,主要创新工作如下:首先,采用不同尺度的卷积核来提取多感受野特征,提升模型对不同大小骨折区域的感知能力。其次,将具有位置信息的空间注意力机制和包含频域变换的通道注意力机制相结合,提升模型对骨折区域的识别能力。最后,通过在C3模块中引入Transformer机制,该策略增强了模型长距离特征捕获能力,提升了模型对骨折区域的定位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下颌骨骨折CT数据集上,提出的Mandible-YOLO模型在mAP,Pre,Rec和F1指标上分别达到了97.02%,97.12%,93.82%和95.11%。
(3)开发了面向下颌骨骨折的YOLOv5检测系统,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其次,依据需求分析,对系统功能进行实现。最后,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