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不同花生叶斑病
高光谱技术
图像分类
目标检测
摘要:
花生作为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因其高蛋白和高油脂等优良营养特性,在农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花生种植过程中,由于气候波动及病原真菌侵染,叶斑病(主要包括褐斑病、黑斑病和网斑病)频繁发生。该病害通过破坏叶片光合作用系统,导致植株早衰和荚果发育异常,从而可能造成20%-50%的产量损失,对油料作物的稳产保供构成严峻挑战。因此,开展病害精准识别技术与绿色防控体系的研究,对于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和推动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不同花生叶斑病为研究对象,旨在实现不同场景下叶斑病类型的精准识别。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不同花生叶斑病多源数据集构建。采用SOC710E高光谱成像仪获取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及健康叶片的高光谱数据(374~1050 nm)共945条。利用智能手机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分别采集单叶尺度(1868张)和冠层尺度(2589张)RGB图像,涵盖不同天气、拍摄角度及病害发展阶段。采用不同数据增强方法扩充图像数据集,为后续模型构建奠定数据基础。
(2)基于高光谱数据的不同花生叶斑病分类方法研究。首先利用ENVI 5.3软件提取高光谱数据并利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多元散射校正(Multivariate Scatter Correction,MSC)和平滑滤波结合一阶求导方法降低光谱数据中的噪声,同时探讨了不同数据划分策略对模型性能的影响。随后利用连续投影算法、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和随机蛙跳算法进行特征波长筛选。实验结果表明,MSC-CARS-Cat Boost模型构成最优技术路线,测试集的准确率和Kappa系数最高,分别为95.77%和94.20%。
(3)基于单叶尺度的不同花生叶斑病分类模型研究。针对病斑形态相似导致分类难度较高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改进的Res Net50模型。通过实地采集获取单叶图像共1868张并利用数据增强技术扩充至9340张。首先选取Res Net50模型作为基线模型,结合SGD、Adam优化器以及不同学习率的组合进行参数优化。接着在Res Net50模型网络结构的每组残差模块后嵌入卷积块注意力机制(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以提升特征提取能力。最后,将余弦退火学习率引入Res Net50模型动态调整学习率提升模型训练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CBAM-Cos-Res Net50模型表现最佳,其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 Score,分别为98.39%、98.42%、98.46%和98.44%。
(4)基于冠层尺度的不同花生叶斑病实时检测研究。针对不同病害症状相似、病斑体积小、分布密集等检测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8s实时检测方法。通过实地采集获取冠层图像共2589张。对原始数据集进行数据标注,最终构建了包含28698个病斑实例的数据集。首先选取YOLOv8s模型作为基线模型,结合SGD、Adam优化器以及不同学习率的组合进行参数优化。然后,对YOLOv8s模型进行改进,改进方案包括增加P2小目标检测层、采用C2f CIB模块替换原C2f模块、利用SCDown模块优化下采样过程以及引入C2PSA模块提升特征提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PCSC-YOLOv8s模型在复杂背景下实现了91.2%的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 AP),同时模型的参数量仅为9.15M,满足不同病害分布条件下的精准检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