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图像处理
自动对焦
清晰度评价函数
深度学习
摘要:
清晰图像的边缘细节丰富、对比强烈,采集到清晰的图像是提高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因此自动对焦技术是视觉测量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随着精密仪器逐步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人们对视觉测量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涌现出了各种自动对焦技术。其中,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对焦法应用最为广泛,此方法不需要依赖额外的辅助设备便可完成对焦,符合视觉测量系统的小型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对焦法可分为对焦深度法(DFF)和离焦深度法(DFD)这两大类。本文以视觉位姿测量系统为实验与科研平台,对DFF、DFD两种方法进行了深度研究,主要成果包含以下三大部分:
1.提出了基于区域加权的图像清晰度评价算法
DFF方法中现有的清晰度评价函数只考虑了图像梯度的影响,忽略了图像内容也是影响清晰度评价函数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图像中具有多景深物体时,或者图像中内容稀疏区域较多时,评价函数会出现大幅波动,甚至会出现伪峰,进而导致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性能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区域加权的图像清晰度评价算法,与大部分清晰度评价函数相比,该算法清晰度比率最高可提升约2.7倍,灵敏度最高可提升约1.9倍,平缓区波动量可以减少为传统Laplacian评价函数的1/6,在图像内容复杂时的评价性能更加可靠,具有清晰度比率与灵敏度高、局部极值点少的优点。
2.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网络模型的离焦距离预测方法
常规的DFF方法会导致视觉测量系统连续取流的情况下会反复中断画面,进而会增加系统软件算法线程协调难度;另外,近年来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领域中深度学习技术成果突出,如果将对焦目标的离焦距离看作图像质量评价值,则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的方式将其预测出来。因此本文极具创新以Shufflenetv2和MLP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轻量化离焦距离预测网络SAF(Shufflenetv2-Autofocus);然后,构建了包含60000多张图像的被测目标数据集,使得该网络可以在GPU机上完成训练;随后,提出了两步对焦方法,即通过两次镜头调整完成对焦,并将此方法稳定运用在了嵌入式的视觉测量系统当中;最后,通过三组实验发现,此方法的对焦耗时仅为DFF方法的15%-24%,对焦稳定性相比DFF提升了约40%,原理上避免DFF方法由于局部极值点导致的对焦误差较大的问题,应用上也避免了DFF方法由于搜索策略引发的画面中断的现象。
3.提出了一种融合目标检测算法的自动对焦方法
现有的自动对焦方法只能通过图像取窗的方式对一个目标或一定区域对焦,这种方式往往需要人为操作,缺乏自适应性,一旦将目标分割在外,容易造成对焦不理想的结果;另外,近年来基于YOLO的目标检测算法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光电测量领域,如果将YOLO目标检测算法与自动对焦融合起来,则可以大幅提升对焦效率和准确性。因此,本文提出了可以同时完成目标检测和离焦距离预测的多任务网络FOCUS_YOLO。此网络中,本文改进了常规YOLO的头部结构、前处理方式、后处理方式、损失函数,使得目标的离焦距离通过一个输出通道与目标类别、预测框位置一同推理出来。FOCUS_YOLO以视觉测量系统中的人工靶标标志为识别目标,采集数据集并在GPU上训练后,不仅维持了较高召回率,离焦距离预测误差也在极小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目标检测和离焦距离预测能力。并且,本文提出了基于FOCUS_YOLO的自动对焦算法并成功应用在视觉测量系统中。数据层面上,此方法的对焦耗时可达0.1s,满足实时性;应用层面上,此方法可以在单帧图像中同时识别多个目标,而且每个目标均会直接获得一个预测离焦距离,方便对特定目标进行有选择性的对焦,完全避免了人为取窗的冗余操作和额外的图像处理耗时。因此,在视觉测量系统下,基于FOCUS_YOLO自动对焦算法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对焦方法,具有创新程度高、算法复杂度低、算法流程清晰程度高、自适应程度强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