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低照度
目标检测
图像增强
遥感图像
深度学习
摘要:
遥感技术凭借其远距离、无接触信息获取的优势在智能交通、资源探测、城市规划、智慧农业、林火监控等众多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遥感设备愈加先进、丰富,获取到的信息指数级增长,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快速提取具体应用所需的关键内容已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目标检测可以在图像中快速定位感兴趣对象的位置和类型,是各种高级决策的基础,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低照度环境广泛存在于夜间、遮挡等场景下,不仅会引发弱特征与强噪声等问题,而且与遥感图像中目标尺度的多样性以及背景结构的复杂性相互交织,这无疑给信息解译工作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各类遥感应用对低照度目标检测技术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
传统目标检测方法往往过度依赖先验知识,存在设计难度大、流程复杂、局限性高等问题。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带来了目标检测效率的快速提升,但遥感目标尺度变化大、分布密度多样、旋转角度任意、背景结构复杂等特点仍使得目标检测技术存在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在低照度场景下,模糊的目标特征会导致检测性能进一步下降。本文以基于深度学习的低照度遥感目标检测算法为研究重点,深入分析低照度图像增强以及遥感目标检测这两个关键步骤,改进方法流程提升处理效率,并针对特征表示能力不足这一核心问题,在相关领域先进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与优化,深入探究能够改善检测精度的算法方案。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
(1)针对当前零参考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普遍存在的模型结构复杂或者多次循环迭代限制处理效率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机响应模型的零参考相机响应网络(ZRCRN),充分利用传统模型精简凝练的优势简化非线性过程,结合深度学习强大的特征提取和表示能力,提升图像的视觉效果。ZRCRN先根据相机响应模型中的相机响应函数将输入图像逆变换为入射辐射图,再建立一个仅含两层卷积的参数提取网络PGN从中提取增强所需的曝光比参数,最后将该参数代入到相机响应模型的亮度变换函数中,实现低照度图像增强。这种基于逆变换图像获取增强参数的方式,无需依赖复杂的模型结构,且最终的增强变换仅需一次运算即可完成,二者均有助于提高处理速度。此外,为实现无需数据集提供标签数据的零参考训练过程,本方法还设计了对比度保持亮度损失和边缘保持平滑损失两个损失函数。通过进一步保留输入图像中的部分关键信息,它们能够有效提升增强质量。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在多个低照度图像增强数据集以及DARK FACE人脸检测数据集上,实现了增强速度达到先进算法两倍的优异表现,并且质量指标并未出现明显下降。
(2)针对遥感图像幅宽广、分辨率高且背景结构复杂,导致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浅层注意力引导的遥感目标快速检测算法AG-Yolo。该算法以Yolov10为基础构建模型,将水平边界框双标签分配策略拓展至旋转目标检测领域,以降低非极大值抑制后处理过程对检测速度的不利影响。同时,为了改善检测精度,增设注意力分支,从输入图像以及骨干网络的前两层特征图中获取注意力前景图,并在颈部特征聚合之前进行注意力加权操作,进而有效降低复杂背景对检测精度的影响。此外,本方法还基于课程学习策略,根据目标和背景的复杂度整理数据,设计出一种三阶段训练方案。该方案从简单背景单一目标开始训练,逐步过渡到简单背景多个目标,最终到复杂背景多个目标,模拟人类学习过程,由易到难,逐步优化模型,从而提升最终的检测精度。在DOTAv1.0和DOTAv1.5数据集上,与其他先进方法相比,该算法的处理延迟从33.8ms降至19.7ms,减少了约40%,同时mAP指标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3)针对当前低照度目标检测算法生成的特征表示能力不足,限制检测精度的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一种三分支融合的目标检测模型BFDet。先建立定向特征提取模块(DFE),基于低照度图像生成增强图和照度不变特征图两个额外分支。再经过特征融合模块(FFM)对三个分支进一步提取特征并逐像素合并为一路,直接匹配检测器的输入格式。最后结合检测器获取识别结果,采用检测器的损失函数统一优化DFE局部和FFM整体的参数,改善内部特征对检测任务的适配性。DFE的两个额外分支通过显式建模能够更具针对性地改善亮度和边缘等特征,并且其增强分支采用的是ZRCRN模型,照度不变特征图的提取也是基于输入图像实现的,无需额外数据集监督即可有效提升相应特征的表示能力。FFM则能够高效地聚合各个分支中更有利于检测任务的特征,改善检测精度。此外,通过随机执行两种图像退化算法,本文还基于DOTA数据集生成了低照度遥感目标检测合成数据集LL-DOTA用于模型训练,并标注Darkrs数据集建立了测试集Darkrs-Det,以进一步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在Exdark以及两个新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优势。与直接检测低照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