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无人机检测
无人机跟瞄
机器视觉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嵌入式部署
YOLOv8
摘要:
无人机因其多功能性和经济效益,在众多民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无人机的发展增加了对强大的反无人机系统的需求。作为反制的首要环节,如何快速、有效地检测、跟瞄目标无人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视觉检测的低成本和易部署优势,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轻量级无人机跟踪与瞄准系统,并针对无人机视觉检测中的数据集缺乏、小目标检测难、嵌入式平台部署及检测范围扩展四个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数据集构建与算法分析:针对无人机检测领域缺少数据集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10800张图像及其标注文件的高质量数据集。这些图像由4K分辨率高清相机拍摄,涵盖了多样化的拍摄角度、背景、光照条件和飞行高度,确保了数据的多样性和代表性。无人机的相对距离范围为5至200米,飞行高度在0至100米之间。此外,基于该数据集,本研究使用七种典型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实验,探究拍摄角度、图像灰度、目标尺度及训练-测试图像分辨率对算法表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拍摄角度、目标尺度、图像灰度及分辨率对算法性能有显著影响,且大多数算法在小目标检测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2)YOLO-Drone算法优化:为解决小目标检测的难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名为YOLO-Drone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引入多尺度密集连接以提高小目标的检测效果。同时,为避免改进带来的计算量和参数增多,采用多层共享检测头以减少YOLOv8解耦头的参数和计算量。实验表明,YOLO-Drone算法在精度上较基准模型YOLOv8n提升了0.1%,召回率提高19%,mAP50提升9.6%,mAP50:95提升6.7%,检测头参数减少80%。
(3)嵌入式端优化与加速:为保证YOLO-Drone在算力有限的嵌入式设备上依然具备高精度和快速检测能力,本研究在服务器端采用LAMP剪枝以进一步减少算法的参数和计算量,同时引入基于响应的知识蒸馏方法以弥补剪枝带来的性能损失。实验结果显示,剪枝后模型的参数减少88%,计算量降低40%,且性能下降不超过1.1%。与其他深度学习模型相比,YOLO-Drone在小目标检测方面表现最佳,推理速度居于第二。最终,嵌入式端使用TensorRT进一步加速YOLO-Drone的运行,实验表明加速效果超过50%,模型在嵌入式设备上实现了14.7ms的推理延迟,满足实时检测需求。
(4)云台相机跟踪系统:为扩大固定相机的检测范围,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云台相机跟踪系统,成功实现了地面云台相机对无人机的跟瞄功能。系统利用YOLODrone检测算法获得的目标坐标,计算视野中心与无人机之间的偏差角度,通过伺服电机控制云台调整角度,以消除偏差,确保无人机始终位于相机视野中心。该跟踪技术显著提升了无人机检测的灵活性和效率,使其不再受限于固定角度或背景。实验表明,在测试环境下,该系统在7-66米的有效跟踪距离内,能够跟踪的目标无人机最大横向速度为53.6 km/h,最大纵向速度为18 km/h。
最后,本文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